金阳,一个曾经贫困到无以复加的边陲小县,因有了一粒种子的萌发,带动了一项产业——青花椒的兴起,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特别是近年来,该县以“全域覆盖、应栽尽栽”为目标,建基地、抓示范、创品牌、抓营销、促增收,全力做大做强青花椒产业,使青花椒产业成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家园”、“康养保障”和“绿色银行”。
2018年,该县青花椒实现“应栽尽栽”,总面积达到103万亩,总产量达9995吨,产值达9.79亿元,椒农人均收入6279元,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9.88%,全县12万群众依托青花椒产业实现了脱贫、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63.15%。
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强县”
围绕青花椒产业做规划、定目标
结合县情定思路。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省培育林业产业强县、全州实施“1+X”生态产业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三带立体林业产业”思路,大力发展“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经济,加大青花椒产业发展力度,着力构建“林上有果摘、林间有畜牧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助农增收新格局。
结合林情做规划。围绕金阳“潜力在山、后劲在林、希望在树”这一现实林情,出台了系列文件,编制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门组建了“金阳县青花椒生产办公室”和”林业产业服务中心”,设立了林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青花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做到领导、机构、人员、资金、技术、规划、责任“七落实”。
结合发展定目标。今天人养树、明天树养人,充分利用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支持,深入实施“天窗增绿”“城乡增绿”“山河增绿”等五个绿化工程,充分整合各类资金重点扶持青花椒产业做大做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全覆盖、五年见成效”三步走发展目标,规划到2020年全县青花椒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人均有花椒树80株,青花椒林下套种白魔芋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
坚持“全域覆盖、应栽尽栽”
围绕青花椒产业建基地、立支柱
强抓基地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林地流转等形式,鼓励龙头企业、个人建设花椒规模化种植基地。实行新造与改造并举,造林与营林结合,示范带动,连片推进、规模发展。整合各方资源、资金向花椒产业倾斜,推进花椒基地建设,改善花椒种植基地的道路、沟渠、水池等农业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水系配套工程,改变青花椒“只种不管、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方式,解决青花椒因干旱而造成的落花落果减产减收的问题,实现项目实施地区的青花椒每亩增产30%、年亩产均增收2700元。积极扶持和培育花椒育苗、生产、营销等专业合作组织,免费补助造林苗木,强化技术指导,强化对花椒育苗、种植、嫁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烘烤、包装、运输、营销等环节的服务,提高花椒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全力打造林业产业“金山”工程。
强化科技支撑。始终坚持科学引领,全面建设高产示范基地、母本园,大规模培训椒农,建成“县有中心、乡有站、主产区有协会、户有技术员”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试验田”、示范户,并探索出一套使青花椒栽植后18个月后就试花挂果的栽培管理经验,推动了“金阳青花椒”产业化发展进程。扶持推广多功能花椒采摘机、花椒精选机和花椒烘干机等机械,解决花椒采摘难、烘烤难和精选定级难等问题,不断提高花椒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林科院、西南农大等单位深度合作,狠抓稳产、高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攻关,大力实施青花椒低产低效林改造和良种工程建设,良种使用率达100%。《金阳青花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送审稿)用于指导全国青花椒标准化生产。《金阳县金阳青花椒产业发展模式》收录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退耕还林工程典型技术模式》一书,作为低中山干热干旱亚热带地区的典型模式向全国适宜地推广。“金阳青花椒”经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与川农大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开展申报国家级良种工作。
发展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按照“三棵树”林下套种套养立体林业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一青一白”植地结缘和优势互补的生产方式,示范推广青花椒与白魔芋间套种植的生产模式,扶持发展青花椒林下套种白魔芋,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进一步拓展林农增收致富空间。目前,全县建成青花椒林下套种白魔芋基地面积达5万亩,亩产增收3500元,惠及全县15个乡镇、28个行政村、林农8540户43750人。
抓好育苗供苗产业扶贫。利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县建有高标准的青花椒育苗基地1万余亩,年出青花椒苗木3000余万株,不仅适地适树、就近就地的满足了县内造林需求,还让林业产业产生的第一道利润与贫困户共同分享,使1000余户贫困户靠育苗就实现了脱贫。
坚持“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围绕青花椒产业抓营销、创品牌
以节搭台抓宣传。先后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金阳青花椒节,以节为载体,成功打造出了青花椒产业的“金字名片”,提升了金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历届县委、县政府“一把手”率队走出县外,先后精心组织参加各地各种博览会,以节搭台,经贸唱戏,吸引四方商家,取得了开启市场之门的钥匙。组织县域内各专业合作社,在全县重大活动上全面展示青花椒各类产品,让各地客商更直观了解金阳青花椒独特品质。政府和种植户组成销售队伍,分赴全国各地,通过上门推销,使金阳青花椒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特别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相逢篇》节目播出后,金阳青花椒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逐年增长。
专合带动搞促销。采取政府主抓、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式,围绕青花椒产业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的经济运行模式,建立花椒营销体系,使“金阳青花椒”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远销东南亚、西欧等一些国家。通过培养营销队伍、组建龙头企业、规范市场秩序,不断开拓国内外新市场,达到了产销互动的良性循环。加快交易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构建花椒现代物流体系和信息体系,发布销售信息,使金阳成为花椒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2018年,金阳青花椒走出国门,在上海口岸顺利通关出口澳大利亚,实现了自营出口和自主品牌出口“双突破”。
提质增效创品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拓展花椒加工项目,开展花椒初、深加工,开发花椒系列产品,着力打造“金阳青花椒”品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大凉山金阳青花椒”国家知名序列品牌,实施青花椒资源地理标志保护和金阳青花椒证明商标,在名、特、优、新上狠下功夫,成功创建了多个区域特色品牌,成功打造国家级出口青花椒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全县青花椒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做优奠定了强劲品牌基础。加强与金沙江流域花椒种植县的交流、对接,共同打造金沙江流域花椒经济走廊,形成金沙江流域花椒经济利益共同体。
如今,青花椒产业已成为该县一张叫得响的产业“金牌”,成为了全县可持续助农增收的“摇钱树”、“小康树”,更成为了全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和实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